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好文共賞
中国对美的这一反制博弈,打中了美贸易“七寸”!
华山穹剑
2025年10月1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10月10日)
 

一纸公告,激起千层浪。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这一措施是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17日发布的301调查措施的直接反制——美国自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这是一场持续178天的冷静评估后的坚决回应。中国没有急着掀桌子,而是告上WTO、调研国内港口、翻遍法律工具箱,最终锁定《国际海运条例》作为反制法律依据,体现了大国博弈的战略定力。

一、法律博弈,中方反制的三大特点

中方此次反制措施呈现出精准对等、梯度施压和机制优化三大特点。

公告明确针对五类船舶:美资拥有或运营的、美资控股25%及以上的、挂美国旗的、在美国建造的船舶。这种“穿透式”界定精准打击了美国资本在全球航运业的布局,使美方难以通过“换旗”“代持”等手段规避制裁。

收费标准采取分阶段实施:从2025年10月的每净吨400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28年4月的1120元。四年四台阶的渐进式涨价,既给美方留出了调整政策的窗口期,也表明了中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产业实力,中方反制的坚实底气

支撑中国此次反制底气的,是远超美国的造船业硬实力。

据中国船协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7.2%、64%和57.6%,三项指标连续十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在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型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国产化率超过90%。

反观美国,2024年全年商用船舶产量不足10艘,仅相当于中国单月产能的1/10。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3-5倍,新船报价高出40%以上。

三、全球航运蝴蝶效应与规则重塑,东方智慧的完美体现

中国选择在港务费这个看似技术性的领域出手,实则是打中了美国贸易的“七寸”。

中国港口承担着全球30%的集装箱吞吐量,美国对华海运贸易高度依赖中国港口网络。对一艘满载2万吨货物的美资散货船而言,2028年的单次特别港务费将超过2200万元人民币,这笔额外成本必将传导至美国消费者。

中方设置的“同一航次多港停靠仅收一次”“年收费不超过5航次”等细则,既避免了过度冲击全球供应链,也体现了对国际航运惯例的尊重。这种“精准打击而非全面破坏”的思路,与美方粗放式制裁形成鲜明对比。

中方的反制策略体现了东方智慧——既强硬又留有余地。

公告白纸黑字规定:“同一航次后续挂靠港不再收费”,“我部将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这意味着留了口子,可暂停、可减免、可反向补贴,只要美方愿意回到谈判桌,明天就能把1120元变成0元。

这种“可收可放”的弹性设计,实则是将压力选择的皮球踢回美国一边:是要继续贸易对抗升级,还是回到谈判桌前?

美国航运巨头不会坐以待毙,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四幕戏:游说白宫求豁免、将船舶转籍他国玩“换壳”、向WTO反诉中国,以及悄悄派人来北京谈判。

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七席;美国前两大港洛杉矶、长滩去年吞吐量加起来不如宁波舟山港一家。

任何单边霸凌最终都会反噬自身,而真正的大国智慧,在于知道如何用对手熟悉的语言,讲述合作共赢的道理。

中方的反制,看似是一纸收费公告,实则是大国博弈的深水炸弹——它告诉美国:开放不是单行道,合作不是施舍!海运不是芯片,卡中国脖子?结果可能是卡住自己的脚脖子(美国通胀+物流成本飙升)。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张“特别门票”的价格(400→1120元),能不能打折?能不能免单?答案只有一个:相互尊重,回到规则。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