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奇、趣、妙、識
“呵呵”这个词不是今人的独创,而有悠久的历史
文交联合
微信号
2023年12月22日

(原文發表於2023年12月5日)

“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
 
近年来,“呵呵”几乎被公认为是最令人反感网络词,没有之一。“哦”可忍“呵呵”不可忍。
 
“呵呵”几乎可以用到任何地方:赞同时,呵呵,反对时,呵呵;又赞同又反对时,呵呵,不赞同不反对时,呵呵;高兴时,呵呵,难过时,呵呵;相聚时,呵呵,分别时,呵呵。在兴高采烈的聊天激流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呵呵”,意味着对话到了尽头,应该结束了,大家各自洗洗睡吧。
 
这句言简意赅约定俗成的结束语,想必大家都用过,但你知道吗,“呵呵”这个词不是今人的独创,而有悠久的历史。
“呵呵:我本清纯
 
有人考证,“呵呵”的使用记录,最早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妒忌弟弟石韬得宠,派遣刺客杀了石韬。临葬前,石宣
《晋书·石季龙载记》

“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呵呵”本来是胡人之间流行的一种笑声。入唐后,唐王室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加之采取兼容并蓄的国策,“呵呵”这种胡人的笑声也顺理成章地传入了中原。
 

《晋书》

 

这个“呵呵”简直意味深长,有春秋大义,是斟酌用词的范本。曾有人认为苏轼最早使用“呵呵”一词。后有“好事者”继续寻找——感谢网络资源——并发现,在苏轼之前,唐代诗僧寒山写过“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唐代诗人韦庄写过“熏熏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和“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可见“呵呵”二字,既表示类似太子石宣这种冷嚣张,还代指情绪上的洒脱、豁达。
 

《全唐诗》中“呵呵”一词有三见:
《全唐诗》
1.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五十六》:“含笑乐呵呵,啼哭受殃抉。”
2.韦庄《天仙子》:“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3.韦庄的《菩萨蛮》:“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景佑元年(1034年),欧阳修在《与王几道一通》中写道:
《与王几道一通》
“某顿首白几道先辈足下:段氏家人至,蒙示书及诗,并子聪、圣俞书与诗。后于东山处,又见诗。何其勤而周也。圣俞得诗大喜,自谓党助渐炽,又得一豪者,然微有饥态。几道未尝为此诗,落意便尔清远,自古善吟者益精益穷,何不戒也。呵呵。”

 

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常在信中和文章中使用“呵呵”,表示情绪上的乐观,快乐,显示了这个词的“源远流长”。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其实“呵呵”在宋朝是最流行时期。苏轼最喜欢在书信里用“呵呵”,在已经整理出来的书信中,他至少对别人“呵呵”了45次。
例如: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与鲜于子骏》)
大意:我写的词虽然没有柳永的范儿,但是风格独立,也自成一家,呵呵。
 
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与文与可》)
大意:你要不给我的诗画画,我就自己乱画,然后写上你的名,还到法院告你答应了却不给画,让你赔250匹布帛。呵呵。
 
黄州时期,苏东坡在《与陈季常》一信中写道:“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
大意:只要晚上睡得好,和你的诗很快就能写出来,你难不倒我的,呵呵。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但其实,在宋代最喜欢用“呵呵”的是一些著名的禅师,尤其是在说一些偈语时。
 
从这个意义上讲,“呵呵”可谓是根正苗红。苏东坡恐怕也不会想到,在若干年后,他喜欢用的“呵呵”竟落得如此下场,呵呵。

……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米芾《德忱帖》局部)
“呵呵:我也可以很潮

 

再往后,鲁迅先生也玩过“呵呵”,壹读君随手翻翻就看到了两处(见于《立论》和《且介亭附记》),而且鲁迅先生玩法很潮,和当下最新的用法十分接近。下面是《立论》全文:
 
鲁迅《立论》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HeheHe, he he he he!’”

 

鲁迅先生,您的“呵呵”实在用得太九零后了,呵呵。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