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1
1.2.50合論
中共建黨九十年(2)
王懷雪
大學資深政治學者
2011年7月9日
社會主義源自歐洲,它是對自由主義所創造或促成的一種資本主義生產秩序的反動及抗議。在十八至十九世紀,它針對的是原始資本主義(亦即無管制的市場制度)的產生對勞工的剝削以及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它一開始就以資本積累、商品,以及勞動力等現象為分析單位,並不以「人」為單位。人不過是資本以及勞動力的載體,分別形成資產階級及勞動階級;因此,它是一種集體主義。這種集體主義符合中國近代「集體困局」(collective dilemma)最本質的條件。至於在1949年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還需要另一些的思想及社會條件的配合。

早期資本主義之不公刺激了社會主義思潮之誕生。當時有多種社會主義思潮流行,及至馬克思及恩格斯自稱的「科學社會主義」崛起,才在歐洲形成強大的思潮及社會運動。然而,資本主義是一個處於不斷變動的社會經濟制度,這種變動以不斷向外擴展的方式表現出來。整個十九世紀,歐洲國家不斷擴展,亞、非、拉洲的國家絕大多數成為英、德、法、荷等國的殖民地;英國更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馬克思及恩格斯的著述集中分析資本主義體系的內在動態,對其擴展全球之關係,卻著墨不多。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礎的西方大國,以先進科技及武器作為後盾,征服世界較落後的地區,將世界變成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由此,將「階級」主導的社會主義運動變成以「民族」為主導的革命。

列寧開啟了「民族共產主義」的時代。他建立了第一個基於武力的共產主義政權,也就是這種思想伴隨著政權的形式,進入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視野。晚清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零碎不全,梁啟超也曾略為介紹。第一個對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作系統性介紹的,是五四時代的李大釗。他在五四時代的《新青年》雜誌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庶民的勝利)、(Bolshevism的勝利)等文章,對俄國1917年10月的社會主義革命表示支持。這一次以俄國政權實體支持的馬克思主義就像拋在乾柴上的烈火,在中國迅猛地燃燒起來了。

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其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一大)代表12名(傳聞另有一名俄羅斯人),代表著全中國57名黨員。1928年的中共六大代表84名,全國黨員4萬多名。抗戰勝利之後,1945年七大召開時,黨員激增至120萬。1987年十三大時,黨員達4600餘萬。至今,中共黨員已達7000餘萬了。中共成為世界最大的政黨;以人口論,也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的全國人口。

中共創立之後經二十八年之武裝鬥爭而奪取了政權,建立中華人民其和國,至今一甲子。對於中共推翻國民黨而成為中國的統治者,事後有種種解釋;不過,意識形態顯然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因素。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時候,並非純粹的抽象學理思潮,同時亦是一股現實的政治組織力量;當時傳入中國的,並非僅僅是文字的艱澀的哲學理論,而是戰鬥性猛烈,處處尋求建立一個堅強核心黨的列寧主義。列寧在俄國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表示好感,並願意放棄在華的不平等條約,這就贏得中國知識份子的好感及尊重,也導致後來國共兩黨的組織形式都深受蘇共的影響;日後孫中山更提出聯俄容共的政策。

作為「救國」意識形態的馬列主義,具備了中國激進知識份子所夢想的一切內涵。首先,古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一方面提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如經過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制及資本主義,以至最後到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另一方面,它指出了未來理想社會(共產主黨)出現之必然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所決定的。這個思潮所提供的社會發展的方向性以及樂觀性,正是吸引大批知識份子之磁力所在。

其次,馬克思主義分析的資本主義社會內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不適應而產生的階級鬥爭以至於兩極分化的現象,經過列寧所轉引為全球資本主義形成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民族鬥爭,正印證了中國在當時世界局勢任人魚肉的階級地位,令中國人特別有代入感。全世界宛如一個資本主義社會,西方列強是資產階級,中國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雖受壓迫,但推翻資產階級是歷史之必然。

此外,馬克思主義強調革命(實踐)是印證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曾說過,以往的哲學只是解釋世界,而他的學說則是要改變世界。這種革命實踐的性格傾向,比孫中山的「知難行易」更進一步,符合了中國知識份子亟於救國的急切情懷。一生在革命行動中打漩渦的陳獨秀成為中共第一任總書記並非是偶然的。

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給中國知識份子提供了哲學理論基礎(辯證唯物論)以及歷史觀(唯物史觀),列寧主義則道出了革命奪權所需要的組織方法。毛澤東曾說過中共奪取政權靠三大法寶:黨的建設、武裝鬥爭以及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統一戰線是具體的策略,黨的建設才是關鍵性的。列寧主義式政黨的核心觀念有二,一是先鋒黨的觀念:在落後國家或地區進行革命,工人階級並不本質地有階級覺悟,反而要靠革命知識份子;二是組織的形成:民主集中制。列寧主義式的政黨是高度集權的,往往只有集中而沒有民主。中共的列寧主義性質至今未變。

毛澤東也許接受了列寧的建黨模式,但卻否定了他奪取政權的行動模式 ─ 城市暴動模式。毛澤東認為城市是國民黨反動派的堡壘,不易攻破,反而廣大的農村有建立革命根據地的空間。「農村包圍城市」才是致勝之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本侵華變成實現此主張的附加有利條件。

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毛澤東曾指出,中共領導的革命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二階段才是社會主義革命。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時期內,主要鬥爭對象是帝國主義,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這一階段的中共,顯然是「民族共產主義」的實踐者。也正是這種民族救亡性質的革命,令中國大量的精英知識份子變成它的同情者,甚至是積極的參與者。

從1949到2009年,眾所周知,中共的統治分為兩段時期:前三十年毛澤東或他的思想主宰的時期和後三十年鄧小平啟動的改革開放時期。本質地說,這兩個時期也就是毛澤東所指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革命階段,不過次序剛剛倒轉了。趙紫陽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所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不過是新民主主義更為複雜及理論化的表述而已;其目的是映照毛澤東思想超越時代的盲動及左傾。

有理由相信,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內的種種政治運動,如鎮壓反革命運動等,以及思想或文化的清洗運動,如清算電影《武訓傳》及胡適思想等,都是中共整個黨的集體意志之表現,儘管毛澤東的極左主張已露頭角,如十五年的過渡期迅即被拋棄,土地改革後未幾即進行社會主義的改造。在蘇聯,列寧逝世後,史大林和托洛斯基(Leon Trotsky)的鬥爭也是縈繞在革命成功後,國家往何處去的問題。鬥爭的結果是史大林的「民族共產主義」(一國社會主義)戰勝了托洛斯基世界性的「不斷革命論」。毛澤東思想一身兼有這兩種論點。他在「民族共產主義」革命成功後,迅速轉向了「不斷革命論」,實是列寧、史大林以及托洛斯基的合體。

1956年的反右派運動,是中共向知識份子群以及不滿中共執政的人士進行的大規模清洗,而所用的引蛇出洞、出爾反爾的手法令人驚心動魄。此後,知識份子變得鴉雀無聲,再不敢偏離毛澤東的正統路線了。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1. JD 2011-07-13 10:39:59

Thanks~! A well written article.

Do you have any opinion in the post Deng era?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