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 18703 回應 : 0 |
評《緩緩沉沒的“香港巨輪”,奏響一曲悲歌》(2)![]() 王文彥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17年10月17日
《緩緩沉沒》說:
「如果我們把深圳和香港的經濟放在一起對比,這種沉沒的落差感將更加凸出。 16年前,香港的GDP總量是深圳的7倍,但今天,深圳幾乎逼平香港。
甚至,如果深圳延續高增幅,2017年末,深圳經濟總量將大概率超過香港。 ![]() 深圳,香港錯過的,我全盤接收
深圳的崛起,首先要感謝的是政策,其次就是香港。
80年代,以深圳為代表的廣東沿海,承接了大量來自香港的製造業轉移。很快,深圳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
但好日子很快過去,2000年之後,製造業又找到了更優質的轉移地——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
但深圳很快憑藉製造業轉移的原始財富積累,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科研創新、產業升級、中國矽谷。
那些年香港錯過了互聯網、基因生物、智能製造、轉運物流,都被河對岸的那個小漁村撿了起來。
於是成就了一大批群星璀璨的企業——
甚至在老港玩兒得666的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深圳也在奮起直追,平安、万科、招商……
一個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9年後把產品做到全球70%以上的份額。對,這家公司就是大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家公司在深圳,而不是在香港。
深圳通過高速、高鐵網絡已經把東莞、惠州、香港、廣州、佛山、中山、珠海串聯成一個城市平台,這是一個巨無霸的經濟集群,這一個未來可以媲美舊金山、東京的世界級大灣區。
深圳是研發中心、總部基地;東莞憑藉全世界最成熟的產業工人,是製造中心;中山和惠州是零部件採購中心;廣州是分銷中心;鹽田港是貨櫃中心……
留給香港的只剩下上市融資中心,但卻不是唯一選擇,上海、深圳都可以替代!
而河對岸的香港呢?望著日漸崛起的河對岸那個小漁村,開始驚恐。
短短幾十年,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深圳對香港經濟的威脅早已蓄勢待發
在港人中,我是比較早發現深圳對香港經濟的威脅的。
2001年2月26日,我發表了《深圳樓的衝擊,勢必日趨急巨》,首先從深圳的房地產的發展潛力講起,劍指它對香港房地產以至整體經濟的衝擊,文章撮 要如下:
「許多人都低估了深圳樓對香港地產的威脅,特別是威脅的力度與速度。 國民經濟及生活消費 房地產 1.近年發展迅速,無論樓宇或物業管理素質,都逐步追近香港; 深圳其他經濟發展 1. 經濟增長率過去連續二年達到百分之十四; 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 1. 估計未來二年,將有卅七萬五千港人在珠江三角洲置業,而深圳將是他們許多人的首選。深圳去年的外銷比率約為12%,二年後有機會攀升至18%;
-待續- E-mail : dennywongmy@yahoo.com.hk
|